#三国志13这款游戏怎么样#
对于满清来说,三国志11真英雄MOD真不是个友好的版本,都还没发育成熟就被朝鲜和大辽给抱团捶死了。都说努尔哈赤带着13副铠甲骑兵,这次还真就打到只剩62个兵了,下场只能是被兼并。
三国志11真英雄MOD
演绎明显把张飞关羽的实力削弱了,三国志里面,就两个万人敌,张飞和马超//@96460513:真是把关、张神话了,正史里面武功能胜关张的其实不少。
南哥硬汉秀南瓜电影旗下账号三国演义:不愧是五虎上将,张飞大战马超,两人不相上下
06:53#头条创作挑战赛#夏侯霸投降蜀汉既是无奈的选择,也是最正确的选择
大概连夏侯霸自己都不会想到,他自己做曹魏核心集团的高级官员,宗室成员,并有望成为托孤之臣的一代名将居然会投奔敌国,这是多无奈的和悲哀的事情,但万幸的是,敌国对他很好,给予的地位不亚于在曹魏的地位,依旧还是宗室,还是更亲近的宗室。官职更高,可以说,夏侯霸的选择无疑是正确的。
夏侯霸的生卒年都不详。照理说曹魏这样的都封侯的宗室高级将领都有详细的记录的,而夏侯霸之所以生卒年都不详,绝对是被曹魏刻意地抹掉了,夏侯霸的年龄大概率应该和司马师差不多。但这样一个宗室将领投靠弱小的敌国,实在是太丢人,只能让夏侯霸消失了,司马氏篡位之后,自然也不会保留,毕竟夏侯霸出逃是因为他们司马家。因此正史上留下夏侯霸的记载并不多。
夏侯霸,字仲权,沛国谯人,曹操嫡系本家出身,曹魏和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夏侯霸是曹操麾下第一武将征西将军夏侯渊次子。夏侯渊生了七个儿子,还有一个家乡大乱时。最有出息的是第五子夏侯荣少而有才,七岁而能写文、曹丕也为之惊奇,但是在十三岁时与父亲夏侯渊一起征战汉中,夏侯渊在定军山被黄忠斩杀。因见父亲战死,愤而拔剑出战,最后阵亡疆场。
夏侯霸的母亲为曹操妻室丁氏的妹妹。夏侯霸也可以算作是曹操的侄子。夏侯霸在曹魏官至右将军、博昌亭侯,始终战斗在魏蜀交战一线。但是这样一位曹魏核心将领,和蜀汉还有杀父之仇的宗室将领居然投靠了蜀汉,实在是让人意料不到。而这一切都起源于高平陵之变。而面对这一重大事件,夏侯玄与夏侯霸采取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诛杀曹爽满门,而夏侯霸与曹爽关系极为亲厚,如果曹爽不死,征西将军很有可能就是夏侯霸的。而司马懿为了彻底铲除曹爽集团的政治实力,司马懿召征西将军夏侯玄被调入朝,由自己嫡系雍州刺史郭淮接任征西将军。夏侯玄是夏侯霸的堂侄、曹爽的表弟。但问题是夏侯霸素与郭淮不和。因此夏侯玄在接到的然他皇帝的诏书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司马懿),夏侯霸坚决反对夏侯玄回朝,意思就一个,回朝之后必死无疑,于是劝夏侯玄干脆一起投靠蜀汉,但被夏侯玄断然拒绝,夏侯玄之所以拒绝不是不知道后果,而是觉得投靠蜀汉太丢人。最后夏侯玄果然死于司马师之手。
如果接替夏侯玄的不是郭淮,夏侯霸也未必会投靠蜀汉,而郭淮来接任征西将军就是为杀夏侯霸的,在此情况下,夏侯霸只有投靠蜀汉这一条路可走了,夏侯霸立即带着几个心腹逃亡蜀汉,这一路上夏侯霸是历尽千辛万苦,在半路还迷路了,粮食吃完了只能杀马充饥。万幸的是被蜀汉的巡逻士兵发现,这才一路护送到了成都。
蜀汉历来对于曹魏投降而来的降将都给予高官实权,而且十分信任。因此夏侯霸被刘禅任命为车骑将军。名义上高于姜维。刘禅还对夏侯霸说:“卿的父亲是自己在交战之中阵亡的,不是我的先辈亲手杀的,又指着自己儿子说:“这也是夏侯氏的外甥之后。”由此可见刘禅也颇有政治头脑。而在曹魏一侧,司马懿出于稳定政局需要,并没有追究夏侯霸的责任,也仅仅是流放而已。夏侯霸的大哥夏侯衡和三个弟弟夏侯威、夏侯惠、夏侯和,他们在高平陵之变后都在魏国混得好好的。
在夏侯霸投降了蜀汉以后,由于深知曹魏的底细,因此夏侯霸与姜维多次参与对曹魏的讨伐,不知道曹魏面对两个曹魏的降将的征讨不知作何感想,在延熙十八年,在司马师暴死之后,姜维,夏侯霸和张翼三人领兵数万人出狄道,分兵三路北伐魏国,在洮西斩杀斩杀数万曹魏军。史称“洮西大捷”,也是北伐以来最大的一场胜仗。
从历史结局来看,夏侯霸的选择是对的。陈寿在《三国志》“为尊者讳”隐去夏侯霸亲身经历过的一些重大事件。以至于夏侯霸如果去世的都没有一个明确记载。
#我在头条搞创作#
图一广为流传的汉末地图,综合《三国志》《后汉书》知道,这张地图有不少错误。
1、历史上总共有十三路诸侯讨伐董卓,而不是《三国演义》描述的十八路诸侯,详见本文文章
不要被《三国演义》误解了,实际上汉末共有十三路诸侯讨伐董卓
2、洛阳东汉叫“雒阳”,三国复名“洛阳”
3、荆州位置在襄阳,而不是图中标的在江陵。荆州州治本在汉寿(今湖南常德),但初平元年(190年)被刘表迁到襄阳,后被刘备迁到公安,再迁江陵(均在今湖北荆州)。
4、中平六年(189年)十二月曹操率先在陈留郡己吾县(今河南宁陵)起兵的,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十三路诸侯在酸枣(今河南延津)会盟,二月董卓迁都长安,所以图中应标上已吾县,酸枣县以及董卓迁都路线。
玩家与作者对《#三国志11#》MOD 制作过程中玩家普遍关心问题激情互动。
最近刚刚给大家分享了一个还在制作中的《三国志11》游戏 MOD 作品,尽管游戏还有名称以及很多内容等待作者去完善,但作者已经将游戏的整体构思和部分设定进行了公布,也是引来了众多玩家的纷纷议论。
围绕着玩家们比较关心的几个问题,作者也是对于这些问题进行了专门的解答,以便能够更好的让玩家们了解这个 MOD 的设计思路。
玩家们普遍关心的三点问题:
三国游戏,前期看操作,中期看战略,后期看rpg挑战。让大家参谋。不管设定集多么丰富。如果整体框架不好,玩家很容易就会腻味。三13设定够丰富了,但整体流程就是一个无聊。反而没人去挖掘设定。前期怎么给破局制造难度,已经说烂了。
问题一、玩家的战术如何多样化:这是回合制游戏,名将也就是一回合两动。我有三十个武将,只有三个武将有升级变化,其余从头到尾都是三战法,三计谋岂不是很无聊。这三个武将也就是升级一次。因此与其一次性给玩家十个选项,然后从头到尾都是这十个选择。不如根据地形,特技等等,每个武将,每种情况只有一到两个计谋,战法选择。但不同情况,不同武将有5种不同的可能性。
问题二、中期4-15城期间如何提升电脑强度,我左手刘关张,右手张辽吕布,手握攻心剑。结果电脑一窝蜂出蔡中蔡和,单将5000人。我就是一个寂寞。玩了很多mod,不管怎么设计特技,曹操,孔明在玩家破局神将,在电脑比起蔡中蔡和。是给某些城市加一些事件buff,还是给电脑武将加buff?给所有四十座城市加类似的buff是个坏主意,只不过是在重复点击鼠标而已。
问题三、后期如何快速通关。我占了30座城,为什么一定要走远路去打什么南蛮,襄平,武威。他们有任何一点威胁?意义在哪里?有什么挑战?太守独立也是一样。我都能破局了。现在有兵有将,区区太守独立除了消磨时间,还能真有威胁不成?
MOD 制作者 寻找舞阳侯 的解答:
第一个:战法现阶段的设定是根据适性最多可以有5个,低级战法绑定统兵系政策进行强化,高级战法绑定顶端武将的特殊威名以及部分入手难度较高的未发现宝物进行强化。计略设定通用计略只有火计、灭火、伏兵,然后六种军师系重臣特性可赋予持有武将六套合计14个计略,独有计略15个也是绑定顶端武将的特殊威名。也就是说,不同的武将持有不同军师系重臣特性时,部队所能使用的计略会有差异性。
第二个:关于中期强度的问题,其实我有个想法是参照别的MOD对武将数进行限制或者用相性来区分,但是有相当大的一部分玩家其实是把311当做宝可梦模式来享受的,收集受限他们肯定很难受,所以现在也没有一个很成熟的想法。武将的新设计,我也是使用被动的效果,这样AI也可以触发,至于AI智商方面,确实没有这个能力解决。
第三个:后期进程,前两天看了个帖激发了灵感,想要做出中局结局模式,不需要所有城市都打下来,后面再来思考这个模式吧,先把框架做好,机制的问题,AI的问题,可以慢慢创作,调整,说不定哪天又技术爆炸了,问题都解决了。
#三国志#光荣公司出品“三国志”系列游戏武将立绘赏析之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徐晃:
在三国志9以前的人物立绘都比较“丑”,从10以后开始美化;10代的徐晃有别于其他武将,未戴头盔,只戴着头巾,但面容英武,与描述颇为贴合;
11代主要人物可分年轻、年老两种立绘。徐晃年轻立绘大有“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黄口竖子形象,贴了胡子以后感觉成熟稳健多了,但缺少了身为大将的的气场;
12代恢复了头盔,骑着高头大马,手持(独门)开山大斧,已经很贴切息心目中的形象了;
13代主要任务可分理政、战斗两种立绘。徐晃理政毫无可圈可点之处,战斗则咬紧牙关,挥动斧横扫,颇有勇将风范;
14代又返回到没有头盔(气场少一半)的形象,但战斗场景与13代颇为相似。
总体来说,个人最喜欢12代的造型。
#青春回忆杀#中日三国插画PK!
除了中国,就属日本对三国那段历史研究得透彻。
说来也怪,日本对三国时期的历史特别感兴趣,花了极大精力去研究。因此,也衍生出大量三国周边一些影视、游戏、插画等作品。
去年开始,我陆续推出了十集盛鹤年老师的三国插画作品,三国迷们非常喜欢。盛老师工笔功力深厚,细节感人,创作了大量三国演义连环画作品,陪伴了你我的童年时代。
日本插画师长野刚,毕业于日本艺术大学美术油画系,担任5--13代《三国志》御用画师。他的插画作品有着浓郁的个人色彩,浓墨重彩画风写实,下笔饱满丰富,充斥着张力。
分享一组日本风味的三国插画,欢迎大家参与认人讨论!
“襄阳说”@邓城居士 先生认为建安十三年(208年)设立的襄阳郡不管辖樊城、邓县、山都。
1、不管辖山都:打了谭其骧先生的脸(图一)
2、不管辖樊城:打了樊城区政府和《三国志》的脸。
时隔8个多月,2022年首批国产游戏版号终于核发。
4月11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已向过审游戏产品下发了2022年首批游戏版号,共有45款游戏获得版号,三七互娱的《梦想大航海》、心动网络的《派对之星》、吉比特《塔猎手》、游族网络的《少年三国志:口袋战役》均在其中,获批时间均在4月8日。
版号就是游戏行业的“粮食”,在此之前,游戏行业已经历了长达八个多月的“粮荒”。
受该消息影响,中概股游戏板块个股大涨。哔哩哔哩一度涨超13%,网易、虎牙一度涨超8%,斗鱼一度涨超5%,腾讯控股ADR一度涨近3%。网页链接
#2021 城·事#杭州市行政区划图——杭州各区县及代管县级市地名由来,最早的县名却成为最晚的区名
杭州是浙江省面积第二大、人口最多的地级市,面积1.7万平方公里,辖10区、2县、1县级市。杭州历史悠久,有8000年文化史、5000年建城史和2200多年行政建制史。
(1)上城区以与主城区的相对位置命名,因该区当时在主城区的南部,而习惯上以南为上,故名上城区;1949年最初设区的时候还有中城区,当时的中城区是杭州人口最多、最繁华最热闹区。
(2)拱墅区以境内“拱宸桥”和“湖墅”两地各取一字而得名;拱宸桥位于拱墅区北端,是杭州城区现存最大的石拱桥,京杭大运河到杭州的终点标志;拱宸桥中的“宸”意为帝王宫殿,高大的拱形石桥,象征对帝王的相迎和敬意,桥由此而得名。
(3)西湖区因境内有西湖而得名;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杭州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江北区块和浙江大学等近百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坐落区内;中国美术学院的象山校区和中国第一所国立高等美术学府国立艺术院遗址也位于西湖区境内;西湖区也是阿里巴巴集团、农夫山泉、绿城中国等民营企业的发家地。
(4)滨江区因地处在钱塘江江滨而得名;中国国际动漫节的永久固定举办地——白马湖生态创意城在滨江区,动漫节是目前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动漫专业节展,也是中国规模最大、人气最旺、影响最广的动漫专业盛会。
(5)萧山区因境内有萧山而得名;《汉书·地理志》余暨县名之下已有记载,当年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战败,率领剩下的兵卒停留于此,四顾萧然,故称此山为萧然山,亦名萧山。
(6)余杭古称“禹杭”,《郡国志》载:“禹航者,夏禹东去,舍舟航登陆,因以为名。”也就是说当年大禹在此处停靠过船泊,故其地称“禹航”,谐音为“余杭”。清代学者李慈铭则以为“禹航”乃是后人附会,“余”字与“无锡”之“无”、“勾吴”之“勾”一样,实为古吴越语中的发语词,江浙地名中常见。有人说“杭”意即渡口,而杭州乃沟通浙东西之交通之所在。
(7)富阳原名富春,置于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置县,因东晋太元十九年(394年)为避简文帝生母宣太后郑阿春讳,更名富阳,以县治在富春江之北得名。富阳人文底蕴深厚,是三国吴大帝孙权,唐代书法家孙过庭,晚唐诗人罗隐,清代父子宰相董皓、董邦达,现代文学家郁达夫、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麦家的故乡。
(8)临安原名临水,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分余杭县西部地立临水县,为临安建县之始,因岗为城,临猷溪水,故名临水。晋太康元年(280年)因临水县与司州广平郡的临山县重名,改名临安县,北宋《太平寰宇记》卷九三:“临安山,县取此为名”。
(9)临平之名的由来,最为流传的说法是宋高宗从故都开封逃至杭州时遇到追兵,在丘山(即临平山)躲过一劫;于是,临平与临安一样,都被寄予了“临时平安”的寓意。
(10)钱塘区因杭州古称而得名,杭州古称钱塘。秦统一六国后,“废分封,行郡县”,在今西湖区置钱塘县,属会稽郡。《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01年),秦始皇秦始皇南巡会稽郡“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
(11)三国吴黄武四年(225年)析富春县桐溪乡置桐庐县,属吴郡。“昔有人采药结庐桐木下,指桐为姓,故山名桐君,县名桐庐”,故名。
(12)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遣威武中郎将贺齐击山越,分歙县东之叶乡置始新定县。此为淳安、遂安建县之始。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为淳安县。淳安县于宋代取“淳而易安”之义而得名。
(13)三国吴黄武四年(225)分富春置建德县,建德之名自此始,属吴郡。因孙权封孙韶建德侯而得名,为“建功立德”之意。《三国志·吴书·孙韶传》“孙韶,字公礼……权为吴王,迁扬威将军,封建德侯”。
#杭州头条##中国地名大会##杭州圈#
城市冷知识8:杭州冷知识50条,第六大古都,断桥不断长桥不长
“襄阳说”为证明“古隆中”属江北的邓县。
一、否定《三国志·吴书·孙破虏讨逆传》记载的邓县在汉江以北
二、拿襄阳郡邓城县冒充南阳郡邓县,襄阳郡成立于建安十三年(208年)。
三、南郡和汉中郡且傻乎乎分不清
四、汉江东西走向和汉江西南东北走向傻傻呼呼分不清。
#南阳头条# #襄阳# #汉中# #如何用一句话证明你看过《三国演义》# #诸葛亮# #南阳卧龙岗是诸葛亮躬耕地# #诸葛亮躬耕地研究#
渡河未济,击其中流——三国钟繇导演的经典战例。
这句话出自《孙子兵法·地形篇》:“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意思是,敌军跨河作战,不等他们全军上岸就发动攻击,就很容易打败他们。
道理很简单,却偏偏有人不信邪,认为这种做法有失公平,不是君子所为。于是,他们反其道而行之,结果自然是输得连底裤都不剩。
第一个不信邪的是春秋时的宋襄公。
周襄王十四年十一月,意在争霸的宋襄公与楚成王相遇于泓水,宋军屯于北岸,楚军自南岸开始渡河。这时,看到机会的子鱼建议说,我们应该趁他们的人马还没有全部渡河就发动攻击,这样就很容易取胜。宋襄公却认为这样违背礼法,必须等楚军全部渡河后才能进行公平决战。
宋襄公只顾着礼法,却没看到宋、楚两军的实力差距,结果是宋国惨败,宋襄公重伤,不久便因伤去世。
这一战被伟人斥为“蠢猪式的仁义”,因为宋襄公罔顾事实又因循守旧,可谓败得其所。《淮南子》也对其“不鼓不成列”、“不重伤,不擒二毛”等所谓古训进行了批判:“古之伐国,不杀黄口,不获二毛,于古为义,于今为笑,古之所以为荣者,今之所以为辱也”。
第二个不信邪的是前秦天王苻坚。
公元383年8月,苻坚自长安发兵,启动了意在统一全国的伐晋战争。12月,前锋苻融带二十余万先头部队抵达了淝水北岸。这时,东晋主帅谢玄提出一个要求:希望秦军稍微往后退一下,让晋军登岸,然后双方进行决战。
对此,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绝对不能让晋军上岸,这样才可以保证秦军始终掌握主动权。苻坚却毫不在乎,认为稍作退却,然后不等晋军全部上岸就发起攻击,就可轻松取胜。
(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五》:谢玄遣使谓阳平公融曰:“君悬军深入,而置陈逼水,此乃持久之计,非欲速战者也。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秦诸将皆曰:“我众彼寡,不如遏之,使不得上,可以万全。”坚曰:“但引兵少却,使之半渡,我以铁骑蹙而杀之,蔑不胜矣!”融亦以为然,遂麾兵使却。)
很明显,苻坚的意图就是半渡而击之,但他没有想到的是,数十万大军,一退而不可收拾,尤其是东晋的奸细朱序还借机大喊“秦军败了”,导致秦军阵脚大乱,随即溃不成军,苻融也死于乱军之中。
这一战的责任完全在于苻坚,不懂兵法、妇人之仁外加过度自信,自己身死国灭不说,天下也从此形成南北划江而治之势。
(按:《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五》:秦兵遂退,不可复止,谢玄、谢琰、桓伊等引兵渡水击之。融驰骑略陈,欲以帅退者,马倒,为晋兵所杀,秦兵遂溃。玄等乘胜追击,至于青冈。秦兵大败,自相蹈藉而死者,蔽野塞川。其走者闻风声鹤唳,皆以为晋兵且至,昼夜不敢息,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什七、八。初,秦兵小却,朱序在陈后呼曰:“秦兵败矣!”众遂大奔。)
魏国名臣钟繇也曾遇到过这种情况,但他既没有拘泥于古训,也没讲究所谓的仁义,只是简单地按照兵法和实际情况,干就完了。
官渡之战前后,钟繇被曹操推荐为司隶校尉,并持节督关中韩遂、马腾诸军。适逢匈奴作乱,钟繇亲自带兵将其围在平阳。河北袁尚派大将郭援前去支援。钟繇手下众人听说后均心生怯意,想放弃匈奴而退兵。钟繇却不同意,他分析说,关中诸人首鼠两端,之所以不敢明目张胆地反叛,是因为慑于我的威名。如果我们先行示弱,他们立即就会背叛。我很了解郭援,此人刚愎自用,很看不起我们,肯定会大大咧咧地渡河作战,这样我们就可以趁他们还没有全部上岸的时候发动攻击。
事情果然如钟繇所料,郭援被杀,匈奴单于投降。
(按:《三国志卷十三 魏书十三 锺繇华歆王朗传第十三》太祖方有事山东,以关右为忧。乃表繇以侍中守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委之以后事,特使不拘科制。……其后匈奴单于作乱平阳,繇帅诸军围之,未拔;而袁尚所置河东太守郭援到河东,众甚盛。诸将议欲释之去,繇曰:"袁氏方强,援之来,关中阴与之通,所以未悉叛者,顾吾威名故耳。若弃而去,示之以弱,所在之民,谁非寇雠?纵吾欲归,其得至乎!此为未战先自败也。且援刚愎好胜,必易吾军,若渡汾为营,及其未济击之,可大克也。"张既说马腾会击援,腾遣子超将精兵逆之。援至,果轻渡汾,众止之,不从。济水未半,击,大破之,斩援,降单于。)
#三国志战略版求贤令# 今天十点上线了求贤系统,大家也都知道了,也都看到了1800的求贤进度,作为一个s4的玩家,算不上资历老,面对全体玩家,对最近的事,包括千盟战,我也有点想说的看法:(碍于篇幅,且我要说的话本身比较长,这只是一部分,第二篇文章将讲如何应对这个局面,稍后发出。)
一
首先给大家算笔账,一个赛季七十天,一个零氪玩家每天签到1个点,平均抽卡运气不错的话每天1个点。一共需要900天拿到第一个求贤,游戏都没有存在900天。@零氪玩家 这样的人玩了快两年只能玩一个求贤,需要核算13个赛季,游戏倒闭了都拿不到一两个,真可以啊,你们愤怒吗?![微笑]
单月卡玩家(比如我)每天平均签到1点,月卡1点,抽卡一点,600天。八个赛季,也“不错啊”,策划良心大大的好[微笑]。双月卡则是一天四点,一年半,怎么说?18个月一个月48块钱,自己算算吧,接近900元,求钱令名不虚传[抠鼻]。
二
说完了实际数据,让我们说说感情方面的事。我是上个冬天入的坑,253天,从s2大月卡没停下,759个点。早上抽到了半价郭嘉和寻访甘宁,我发到世界里,还有人说:策划就是钓鱼呢,你不会等求贤出了再抽,浪费点数,我笑了笑,就说,抽都抽完了,就这样吧。结果十点,我打开游戏,1800个点,我失望了,所有人都失望了,有钱的重氪玩家求贤陈群,平民玩家一半进度不到,真恶心,恶心双方的人。从二周年的消息传过来,我就期盼着这个系统,掐着点来体验,结果真是给人浇冷水,你别说从现实方面看这波操作,还是说一个从策划方面的营销角度,都很离谱。为了逼氪不择手段,恶心!这一点@辛巴的瓶盖 骂得很好:策划脑子被驴踢了,我觉得是为我们平民出了口气。
三
这一次周年庆活动还有个前奏,就是今天正式开始的千盟战,开头说过的我要讲。第一方面是总体问题:虽然策划给了几百万的奖金,但是要想赢,谁来有时间玩呢?代练吧?三战官方和策划关系是很暧昧的。这和玩家又有个屁关系?平民更别提了,一个关乎300万奖金的赛事和平民又有个屁关系,谁敢带平民?
第二方面是局部问题:据有实据的微信记录来看,1346四个区段联合打25,直接吊打,肯定是。没有谁能在2打4的情况下正面赢,而且这是群雄割据剧本,堵关口抢大龙等方法全部失效。如果侧面赢呢?靠对手的内讧?不可能吧,毕竟前四都能获得奖励,策划不加以干预,一定会导致4打2。当两个服被压在出生州不能发育,那也没有人愿意和他们做盟友吧,放弃自己的奖金?微信记录来看还说了要从抢大龙看谁能拿第一?荒谬!一个官方举办的大型赛事官方不管平衡问题,让玩家不公平对战,还要通过运气决定胜负?这要是在平时游戏里很正常的事,因为也只是一局游戏,没什么人关注。但是一放到台面上,带有比赛成分的让数不清的玩家围观,那是属实的,一等一的恶心。大家也可能在各大主播那里也听闻了,也都不去看了,比赛意义何在呢?
四
话说回来,这一次活动,就在刚刚,策划恬不知耻的发来了一个1000金猪,和一个200金猪,1000金猪者,为自己开脱,说:500求贤值只是谣传。我可爱死你了,500金猪不可行,你也得良心点吧?我本以为是1000,各大主播也是这么分析的,谁知策划搞这么一手,还美其名曰是谣传,而不想想自己的问题,玩家为什么会骂。就是给玩家一座金山,哪个游戏让玩家签到一年才给?这一波也是前无古人,估计也后无来者的营销。
200金猪者,说德云社直播因故不能进行。我笑了,怕是因为骂得人太多吧?现在搜索求贤令,已经上了头条热搜。早上看了一下直播,全都是骂策划退钱的,我们盟里的微信群,毫不忌讳的说,全都是说要在晚上直播起事的,策划想必未曾亲见,也有耳闻吧。贴吧现在80%是骂求贤的,10%是骂千盟战的,10%是骂抽卡概率的。这是个什么场景,大家若有感到为今天的求贤令愤怒的也去看看。在这里我也要感谢各位主播@辛巴的瓶盖 @喵利休 等主播为我们发声,@肯定不全,但都要表示不胜感激。
刘备集团取得汉中后,谁来驻守这个重镇就提上了议事日程。在大家的议论中,张飞几乎是当仁不让的人选,甚至连张飞自己也认为非己莫属、别无他人。公元219年,刘备却任命魏延为汉中都督、汉中太守,并升为镇远将军。一时间,“一军尽惊”。
与张飞相比,魏延在资历和业绩方面都逊色不少。先看工龄,魏延何时加入刘备集团不得而知,但从各种记载来看,应该不会早于赤壁之战发生的建安十三年(公元 208 年),与中平元年(公元 184 年)前后就“入职”的张飞自然没法比。
再看业绩,魏延是从入川时才开始崭露头角的,建安十七年(公元 212 年),与黄忠一起先是占据涪城,接着平定广汉,因为多有战功被提升到了牙门将军的位置;建安十九年(公元 214 年),魏延跟随刘备攻克了益州重镇雒城,随大军一道包围了成都。
史书上能看到的记载就是这些了,哪里能与“万人之敌”的张飞相提并论。
不过,一段对话却让人看到了魏延的不凡。
战后,刘备大会群臣,会上对魏延发问道:“如今我把镇守汉中的重任交给你,你上任后有什么打算?”
面对刘备的提问和众人的目光,魏延从容作答:“如果曹操倾天下之兵前来进攻,我将为您阻挡他;如果他派一名偏将率十万大军前来,我将替您吞灭他。”两种情形,两种应对,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总之,不让主公忧心劳身。
上面这段对话更像是一次任职面试,只不过面试不是发生在任职前,而是发生在任职后。一般来看,都要上任了,再来面试,不是画蛇添足吗?
其实不然,因为很多人还不明白魏延何德何能而获此重任。于是,有了这次补充面试,让其他“评委”也来打打分,以便于魏延今后开展工作。从魏延的作答来看,不仅刘备“称善”,众人也“咸壮其言”。
面对刘备的面试,魏延并不谦虚,在那种情景下也不能谦虚。同样通过一段对话就获得了提拔的还有一个人,李恢。
章武元年(公元 221 年),庲降都督邓方去世,谁来担任继任者成了刘备需要考虑的一个棘手问题。庲降都督是刘备在诸葛亮的建议下设立的,设立这一职位的目的,就是要实现“隆中对”所确定的“南抚夷越”方针。庲降都督的主要职责就是管理益州南部少数民族聚居的南中地区,所谓“庲降”,就是招徕、归降的意思,言下之意,就是让南中的百姓全部归顺蜀汉。
作为首任庲降都督,邓方为人“轻财果毅”,因此“夷汉敬其威信”,对南中地区进行了治理,如今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接替人还真不是那么容易。为此,刘备专门征求别驾从事李恢的意见:“谁可以接替邓方?”
面对主公的询问,李恢当即回答:“人的才能,各有长短,所以孔子说根据人的才干来安排工作。而且上面有英明的君主,那么臣下就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所以大汉在征讨先零羌部落前,赵充国说没有比老臣我更合适的了(莫若老臣)。微臣我自不量力,希望陛下考察。”既讲道理,又举例子,说了一圈,李恢是在毛遂自荐。
听到李恢这番回答,刘备大笑:“我的本意,也认为您很合适啊。”
于是,李恢成了庲降都督,使持节兼任交州刺史。事实证明,刘备对李恢的这一任命是恰当的。建兴三年(公元 225 年),在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的过程中,李恢功劳很大;大军返回后,面对局部复叛,李恢率军征讨,不仅把为首的叛乱分子处理干净,而且征调了大批耕牛、战马、金银、犀革,送往北伐前线。
在与主公的聊天中,魏延、李恢这两位被提拔对象,一个口出豪言,一个毛遂自荐,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人才竞相迸发的生动局面。
正如《三国志》所说,地跨荆益的刘备集团,此时已经形成了一个“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麋竺、简雍为宾友”的人才团队。即使是刘璋旧部甚至姻亲,抑或是以前被排挤的对象,此时也都“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一时之间,“有志之士,无不竞劝”。
@青年共读会
聊天,既可以聊过了一天天,也可能聊出了一片天。作为一件比吃饭、睡觉频次还高的小事儿,聊天所能拉开的差距可能比饭菜的好坏、枕头的高矮、房间的敞狭要大得多。魏延、李恢通过一场聊天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散落在《三国志》里那些聊天中,既有辟地开天的战略规划,也有义薄云天的忠心赤胆;既有别有洞天的奇计良谋,也有坐井观天的痴心妄想。
#头条中国史
关注我发现更多历史文化故事@青年共读会
三国里有哪些有趣的聊天
#史图馆历史问答#2021.12.12
1.他是科班出身的军官,在参加先总统发动的夺权政变后成为新政权的重要人物。
2.先总统后被另一人刺杀,成为他上位的契机;值得一提的是先总统的一位女性亲属后来亦在国内政坛有相当地位。
3.先总统身故后起初由一个傀儡担任元首,之后在那次12月取得的胜利之后他迈向总统宝座,最终缔造了新的共和国。
4.在他8年的统治期间,经济上取得了炫目的成就,但在政治上则残酷镇压反抗。
5.由于内部的背叛,他最终下台,为民主化扫清了道路,但他的继任者仍是军人出身,不过之后的大选中那位著名的民主斗士终于上台。
6.他下台后曾遭调查、被捕,但后来还是获得自由,还出过国,最终在有2和1的年份去世,年近九十。
请问,他是谁?
提示:他常见的形象是谢顶。
【本题作者】最爱铜锣烧的小叮当
【本题难度】很难
【上期答案】乙巴素
【上期易混】诸葛亮
【上期解析】
1.乙巴素,事迹见于《三国史记·高句丽·故国川王本纪,山上王本纪,乙巴素传》。乙巴素于高句丽故国川王十三年(汉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出山。山上王七年(汉建安八年,公元203年)病逝。乙巴素者,琉璃王大臣乙素之孙也。性质刚毅,智虑渊深,不见用于世,力田自给。……曰:“不逢时则隐,逢时则仕,士之常也。
2. 夏四月,左可虑等聚众,攻王都。……遂下令曰:令汝四郡,各举贤良在下者!于是四部共举东都晏留。晏留言于王曰:西鸭渌谷左勿村乙巴素者……大王若欲理国,非此人则不可。
3. 王遣使,以卑辞重礼聘之,……乃除为国相,令知政事…苟不从国相者 族之。(诸葛亮不是一出山就被直接提拔为二把手。)
论曰:古先哲王之于贤者也,立之无方,用之不惑,若殷高宗之傅说,蜀先主之孔明,秦苻坚之王猛,……今王决然独断,拔巴素于海滨,不挠众口,置之百官之上。
4. (巴素)以至诚奉国,明政教,愼赏罚,人民以安,内外无事。……卒,国人哭之恸。
提示:故国川王可能是高句丽太祖大王的后人(如《魏书》:“宫[太祖王]死,子伯固[新大王]立”认为新大王是太祖王子,而故国川王是新大王子),但其世系在后汉书,三国志,三国史记里均不相同,难以考证(如《三国史记》则认为宫、遂成、伯固三代王是三兄弟,故国川王是三弟伯固的儿子)。
#历史#
《三国志》记录:蜀国28万户,人口共94万人。东吴53万户,人口共230万人。曹魏66万户,人口443万人。不包含委身大族的隐匿户口,私人部曲,流民。
以蜀国为例,这28万户不包括世家门阀荫庇的佃客、部曲还有屯户、兵户、吏户、逃户、漏户、隐户以及居于汉地的少数民族等等,别的不说,单以军队10~13万算,每个加上家属,光兵户未统计的户口就有30~40万人;加上四川云南少数民族众多。人口应该在200~300万人,现在的学者一般认为三国实际人口有3000万左右。
那时候打仗人数是连后勤人员也算进去的,战斗比后勤大概一比七,也就是号称七十万大军,战斗人员也就十万出头,剩下的都是后勤,十万大军战斗人员也就不到两万。
其实现代战争其实也差不太多,海湾战争飞机总出动架次里面战斗类飞机只占百分之十,天上十架有九架都是后勤,自古都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打的就是后勤。
#《三国志11》城市地图中为什么没荆州# 荆州是州啊!
东汉十三州包括:司州(司隶校尉部),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凉州(先设雍州,后改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荆州,益州,交州。
用不太严谨,但相对好理解的话来说:州相当于现在的“省”。
州下面则是郡,郡可以理解为“市”,郡下面还有县。
东汉时期荆州下辖七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